2025年6月25日-7月1日,淮南联合大学医学院“青春筑梦,医路前行”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,在指导老师彭燕的带领下,前往淮南园南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服务。实践团在社区主要对社区居民及学生进行生活知识普及宣讲、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研学.
一、消防“敲门”筑防线,守护社区“安全门”
在园南社区“青春筑梦,医路前行”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化身“安全卫士”,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。在社区工作人员和老师的指导下,队员们细致检查了楼道灭火器有效期、疏散通道畅通情况、电动车违规充电等关键环节,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议。同时,队员们主动敲门入户,向居民普及家庭防火、初期火灾扑救及应急疏散知识,发放自制的消防安全手册,将安全意识“送”到家门口,为社区拧紧“安全阀”。




二、走进历史“万人坑”,砥砺青年爱国情
实践团来到淮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。这座特殊的场馆,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、疯狂掠夺煤炭资源、残害中国矿工的历史铁证。馆内陈列着60张图文并茂的解说板,上面详实记录了日军暴行;98件旧社会矿工的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,仿佛诉说着矿工们曾经的艰苦生活;91个人物泥塑像生动还原了当年的场景 ,还有那阴森的三条白骨大坑、两座碉堡、一处秘密水牢以及各类刑具器械,让实践团成员们真切感受到了那段惨痛历史的沉重。成员们纷纷表示,此次“三下乡”走进淮南万人坑,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。他们将铭记历史,以史为鉴,努力学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三、防溺宣讲进校园,共织暑期“安全网”
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防溺水技能,实践团走进淮师附小,为四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。课堂上,团队成员通过趣味讲解、播放动画视频等形式,向学生们普及了溺水的危害、常见的溺水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溺水等知识。团队成员结合真实案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详细讲解了私自下水游泳的危险性,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。在互动环节中,学生们积极参与,踊跃回答问题,现场气氛十分活跃。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课,不仅让四年级学生学到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“安全第一”的种子。




本次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将专业实践、国情教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。队员们走出校园,深入基层,不仅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,更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了奋进力量,在守护生命的教育中强化了责任意识。实践队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‘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’,让青春在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的实践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