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逢学校科技文化周与全国防灾减灾日双节点,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、提升师生与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,淮南联合大学医学院于5月12日至13日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周暨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,通过“校内科普+社区服务”双线并行的形式,传递生命守护的力量。
校园行动:数字赋能安全教育
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当天,学院运用数字化手段强化安全教育:图书馆电子屏滚动播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视频与图文,内容涵盖地震避险要点、灾害预警信号识别、溺水自救、火灾逃生等实用内容,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向师生传递防灾减灾理念。营造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的校园氛围。
科技文化周:创新形式让知识“活起来”
5月13日下午,医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老师和学生志愿者走进湖滨社区,开展“急救知识进社区 健康守护零距离”主题活动。学院将急救技能与科技元素巧妙融合,打造CPR与海姆利克科学化沉浸式学习体验。通过人体模型与按压深度与频率反馈灯、通气反馈装置,居民可直观观察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,教师结合反馈指导规范操作,让传统急救训练更精准。确保居民掌握“黄金四分钟”救援技巧。社区居民王阿姨在练习后感慨:“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这些技术,今天自己上手操作才发现细节这么多!学会这些技能,关键时刻真能救命。”。
结合当前结核病防控形势,医学院专业教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、症状识别及科学防治措施,强调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的重要性,并发放宣传手册百余份,助力提升居民传染病防控意识。
此次系列活动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,充分发挥医学院专业优势,既强化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,也为构建平安校园、和谐社区贡献了力量。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开展多样化公益科普活动,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,让生命守护之花开遍更多角落。



